精选初二的我的作文集锦7篇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,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,调节自己的心情。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的我的作文7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初二的我的作文 篇1前行路上,总有一些人,一些事,深深地刻在心间,不管以后走多远,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。
——题记
1999年9月12日,随着一声清脆的哭喊,我哇哇坠地,诞生在这个小家庭里,听姥姥说,那时家中高兴地不得了,七大姑八大姨一群人都在产房外守候着,护士才将我抱出来。姑妈,姨妈都抢着要,热闹极了。姥姥说时,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光芒,时间的侵蚀已让姥姥的脸颊有了岁月的痕迹,唯一不变的,是那无论我在多远,一直紧紧注视着我的炽热的目光。她向我娓娓道来我小时候的一些糗事,说着说着自己也忍俊不禁。我注视着姥姥,看她是那么满足,说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与姥姥谈心了,想到这,不由思绪万千.
我的姥姥,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老人,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。她有着一颗海纳百川的心灵,和一双纯净温暖的眼睛。无论我怎样顽皮惹事,她总是无尽地包容我。她陪伴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,无忧的少年时光,叛逆的青春时光,她是我一路成长最好的见证人!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与姥姥的沟通越来越少,但她仍然坚持每天一个电话,向我嘘寒问暖,我内心越来越觉得不耐烦,每次 ……此处隐藏4109个字……青城山,而是热闹非凡的南桥。因此,南桥就成了我最喜欢的桥。
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,是一座壮丽的古桥。1878年间建成的南桥,原名“普济桥”。1958年,它被洪水冲毁,重建后取名“南桥”。
这座桥有很多老成都的民俗元素。桥身上的“纹身”形态各异,一条条逼真的龙张牙舞爪,呼之欲出,好像要跳出来把我们吃掉;桥两边一幅幅古城的雕刻,让我们穿越时空,身临其境。最具特色的要数桥头的几幅水墨丹青了,上面的树、房子画得活灵活现,人和动物描绘得栩栩如生,一下子就“惊艳”到刚上桥的游人。
前几年的南桥,不论早与晚,都非常热闹。清晨天刚麻麻亮,大妈大叔们就跳起了广场舞,在两端的桥头建立了固定的“移动”舞厅。小贩们陆陆续续提着自己的“家什”,来到桥上,“占据”一席之地,一块布往地上一铺,麻利地摆放小玩意儿,开始叫卖兜售;到了中午,这里便成了游客的“天下”。络绎不绝的外来旅游者饶有兴趣地东看看西瞧瞧,绝大多数还是端起相机“咔嚓咔嚓”地记录下南桥上的风土人情;下午,“茶博士”来了,他们把桌子摆在桥头,开起了“露天茶馆”。茶客们晃晃悠悠地落座,边品茶边欣赏桥上此起彼伏的吹拉弹唱;傍晚,桥两岸的长廊灯火通明,将岸上的热闹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。时常看见有些老人坐在桥上,借着清幽的月光,回忆着美好的往事。。。。。。
可好景不长,一场8级大地震扰乱了这样的平静:桥梁不再挺拔,桥面不再微笑,桥亭也不再灵秀。南桥的魅力,似乎只能留存在我的心底。不过人们不忍心让它的美丽消失,工人叔叔们对毁坏的南桥进行了修护,南桥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。
现在的南桥还是像以前一样,依然挺立在水面上,依然以自己的美吸引着八方游人,依然骄傲地热闹着。。。。。。